中新网香港12月1日电 (戴梦岚 陈晓娴)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等机构12月1日在香港举办“纪念东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弘扬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等机构12月1日在香港举办“纪念东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图为东江纵队老战士罗竞辉(右)向观众讲述抗战历史。中新网记者 戴梦岚 摄
香港史专家、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刘蜀永教授在座谈会上介绍,东江纵队的前身是1938年、1939年在东江流域成立的多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43年12月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更名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在香港坚持抗战的港九独立大队是其下属部队。
据不完全统计,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3500多名烈士牺牲,营救国际友人和知名人士数百人,与盟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军事情报合作。1946年东江纵队北撤时,已发展成为拥有1.1万余名队员规模的部队,管辖区人口达到450万人以上。
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尹小平表示,东江纵队在孤悬敌后的环境下成长壮大,靠的是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这支部队知识分子多、妇女多、儿童多,在日后的新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大队长蔡国梁之子蔡建中在发言中回忆起一位烈士牺牲前的遗言时一度哽咽。他说,自己的多位亲人曾加入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历史,就是香港市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不顾身爱国爱港的抗战史,他呼吁大家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座谈会上播放了东江纵队的相关视频,并向东江纵队老战士、工联会原理事长潘江伟,东江纵队老战士罗竞辉致送慰问金、献花。
本次座谈会由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香港广州社团总会、紫荆研究院、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共同主办。(完)
中新社柏林12月1日电 (记者 马秀秀)12月1日起,中国开始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欧洲各界人士对此欢迎,表示此举将为所在国民众到访中国提供极大便利,增强所在国与中国的合作信心,促进中外各领域交流与发展。
德国驻华大使傅融在社交媒体谈到这一政策时表示,这一决定将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为德国公民前往中国提供便利。对在华商务人士、旅游人士、德中协会以及从事其他双边项目的朋友而言,这都是一个欢乐时刻。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BWA)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表示,此举恰逢其时,体现了中国的友好姿态,将有助于德国人根据亲身体验,纠正因媒体批评性报道而产生的对中国的误解,有助于增强两国民众间信任,改善两国关系。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总经理罗伯特·赫尔曼表示,非常欢迎这项新的签证政策。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尤其对于那些想要永久涉足中国的德国企业来说,这是具体而实际的提升与改善。此举将进一步促进德中企业之间的交流,希望能够有更多欧盟国家从中受益。
德国人沃尔夫冈·卡列什克是机械制造工程师,明年他计划与妻子一起前往中国。他表示,中国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政策很好。这为德国人去中国观光、旅游、短期出差等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举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开放姿态、热情和坦然,也展现出中国对合作者的尊重。”纽伦堡中文学校校长李立旅居德国30多年。在他看来,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德中两国间人员往来更加自由。通过加强交流,两国将增进政治经济互信,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这也将对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他还表示,此举有助于增进华人与祖籍国的感情,也有利于促进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认同感。
法国外长科隆纳日前在北京访问时谈到免签政策时说:“这是一个有力举动,将大幅促进我们(两国)的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
与此同时,法国外交部门11月24日宣布,拥有硕士学位的中国人,无论其文凭是法国的还是中国的,都将能够从法国获得为期五年的旅行签证。条件之一是至少在法国学习过一个学期。
“特别好。就像法中两国间互相赠送了圣诞礼物,及明年法中建交60周年的纪念礼物。”吉斯兰·莫里尼尔此前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目前在法国从事销售类工作。他告诉记者,法国人正纷纷热议此事,尤其是跨国混合家庭。作为中国女婿,他计划明年带全家前往中国探亲、旅游。“这真是提供了极大便利。”
莫里尼尔的妻子、中法家庭联合会主席罗坚表示,2024年正值法中文化旅游年,此举将极大增进两国间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交流。在当今国际局势紧张背景下,法中互相采取的举措体现了双边友好,也释放出和平的积极信号。
另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近几个月来,中国在试图重振旅游业、经济和人员交流的同时,显示出了更大程度的开放迹象。
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胡兰波说:“很多读者非常兴奋,表示2024年一定要去中国看看。”她说,相信免签政策会促进欧中文化交流。(完) 【编辑:甘甜】
联系人:购彩中心app官网下载安装
手机:13158606609
电话:0471-71003705
邮箱:71003705@gmail.com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